走进教授书房,遇见书柜里的上千册书籍;伴着丽娃河流水潺潺,在夏雨岛上师生们边走边讲;写在“对谈卡片”上的学习困惑,也在一番面对面的点拨后各有收获……这一幕幕出现在香港118现场直播站大夏书院昨天开展的“大师面对面——教授书房”第一期课程现场。在书香环境中,师生们以漫谈的形式相伴从游,教学相长。
满柜书籍满天桃李,同学们赞叹连连
五月的师大校园,优雅而卓然。同学们此行的首站便是教授的“办公室书房”。庞维国教授的办公室里布置了好几个书柜,溢满着静谧书香。心理学的研究类书籍几乎占了一半,其余则有许多国学类的书籍滋养心灵。“当年也曾是一枚想考中文系的文艺青年。”庞维国教授笑着说起高考往事。
他强调学术研究需要博览群书,而不只是对着自己的专业领域。“我平时书桌算是相对干净整洁的,但是一旦沉浸到学术研究中,桌上便摊满了书籍,方便随时查阅。”提到这里,同学们都会心地笑了。他还向同学们展示了一幅特别的“学生拼图”,这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优秀学子,正是他作为教师的骄傲与自豪。
“第一次有机会踏入教授的书房,那满室的书籍立刻令我为之一振。陈设与庞教授本人一样,朴实却内蕴深厚。厚厚的学术著作,如同学术道路上的坚实基石。尽管书桌面积不大,但每一本书籍、每一份资料都摆放得井井有条,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一览无遗。墙面虽然不宽,但学术足迹和师生拼图照背后的情谊,让我深切感受到学者专心学术、严谨治学的精神风貌,也更加敬佩人格魅力与学术成就。”教育学部2023级本科生邓清月说道。
最让公共管理学院2023级本科生章子如印象深刻的是书柜中摆放的国学经典著作,看着略微泛黄的书页,她能够感受到,它们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和主人反复翻看时心生喜爱的场景。在庞维国的介绍下,章子如渐渐了解到,这些国学经典是如何启发他的研究思路,为他的学术之路提供独特的视角和灵感。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术的热爱,让她深受触动,心生向往。
探访的队伍中还有几名留学生的身影。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来2023级越南留学生阮裴明秋觉得,这不仅让学生们有机会真实了解了教授的治学故事,亦让师生距离变得越来越近。
改造夏雨岛,让静的风景变成活的课程
师生相伴从游丽娃河畔的夏雨岛时,庞维国还向同学们剧透,经过设计改造的丽娃河畔夏雨岛上的透明小房子,未来将考虑布置一架钢琴、古筝和扬琴,让悠扬的琴声与丽娃河的流水相互交融。这里,今后也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教学点,开展一些小型化的课程。一草一木皆育人,更多静的风景将变成活的课程。
相互交谈中,庞维国还提出了几个核心观点。他向同学们强调,大学的学习与高中截然不同,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规划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针对当前学生们普遍存在的“唯绩点”现象,他建议同学们要有长远的规划,学会自主学习和创新。
“创造是自主学习的最高等级”,这一观点让同学们深受启发。在如何提高学习专注力和兴趣方面,庞维国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他将课堂比作菜肴,虽然有些可能看似平淡无奇,但却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他鼓励同学们要学会品味这些“菜肴”,从中汲取营养,并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得到融会贯通。
设计学院2023级本科生田林艳青坦言,之前一直在思考大学中培养什么能力最重要。“在今天,我得到了解答,那就是学会自主学习。我们需要刻意去培养,例如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就会往自主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要学会合作学习,主动与老师交流,与同学合作学习。”
记者获悉,“大师面对面——教授书房”系列课程是希望为同学们提供与教授近距离深度交流的机会,了解课堂之外教授是如何做学问的。以师生从游的方式参访教授书房,更是一次近距离了解教授的成长经历、科研故事、学术思想、卓越品质的契机。未来,课程也将挖掘学校的更多精神文脉,宝藏故事,助力学生的成长。
阅读原文
记者丨刘昕璐
来源丨青春上海
编辑丨王蓝萱
编审丨戴琪
更多阅读:
青年报丨走进丽娃河畔最美的“秘密花园” 这群大学生一探大师学者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