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既办大事、建伟业,也面临大党独有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坚持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纪严于法、执纪执法贯通,在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中确保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是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就号召全党“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越是长期执政,越是成就辉煌,越不能在一片喝彩声、赞扬声中丧失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越要牢记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道理。
比如,突出党的纪律建设的政治属性。大党之“大”带来问题之“独”,问题之“独”决定解题之“难”。党内存在的很多问题都同政治问题相关联,都是因为党的政治建设没有抓紧、没有抓实。治其本,朝令而夕从;救其末,百世不改也。“不从政治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就会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以严明政治纪律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从严,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政治生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又如,丰富党的纪律建设的科学内涵。在立规矩方面,要求健全完善党内法规,对党内法规制度进行清理,该废止的废止、该修订的修订、该制定的制定、该完善的完善。在执纪律方面,严格执行程序,强化监督检查,让铁规真正生威、禁令真正发力,持续推动党内法规制度的落地生根。在守纪律、讲规范方面,要求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推进纪律教育常态化,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
二是完善管党治党法规体系。
治国有常,治党重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统筹推进、一体建设,与时俱进完善党章,修订纪律处分条例,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党内法规体系以“1+4”为基本框架,“1”是党章,在党章之下包括党的组织法规、党的领导法规、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党的监督保障法规四大板块。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完善管党治党法规体系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重大原则。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决定了完善管党治党法规体系必然要涵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也必然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进行。这一原则和要求,为新时代完善管党治党法规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比如,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要求转化为纪律规范,把享乐奢靡、公款吃喝、出入私人会所以及消极应付、推诿扯皮等“四风”问题纳入违纪处理情形;归纳提炼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创新实践,规范审批程序和内控制度,加强对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审查审理、涉案款物管理等环节的监督,确保权力受到严格约束。
又如,针对党纪与国法混同、纪法不分,把党员的标准等同于公民的底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规定得不细、不具体;廉政准则适用对象过窄,只管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党纪处分条例的主要违纪情形也主要针对领导干部等问题,通过修订《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规,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三是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一体深化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纪检监察机构改革。
比如,明确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两个责任”(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推动“双重领导”体制改革,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主责主业,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发挥派驻“探头”作用,推动派驻监督全覆盖。
又如,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修改宪法,出台监察法,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机关监督、党的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实现对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再如,发挥巡视“利剑”作用。近年来,巡视工作对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查找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中的政治偏差,影响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风险,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方面的突出问题,督促被巡视党组织以履职担当的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
特别是,在巡前通报、个别谈话、信访受理、线索处置、下沉了解等各个环节,突出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重点了解“一把手”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执行民主集中制、选人用人、廉洁自律和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督促其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
阅读原文
作者丨闵海霖(单位:香港118现场直播站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丨解放日报
编辑丨王蓝萱
编审丨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