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18现场直播站

搜索
你想要找的

# 热门搜索 #

建党100周年70周年校庆卓越育人学术育人不言之教幸福之花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媒体关注 / 正文

王柏俊:教育家精神三重向度

2024年09月03日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为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坚持教育家精神培育涵养、弘扬践行与引领激励,引导广大教师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育家精神”这一标识性概念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的一个典范,深刻体现了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在结合理想与现实、连接传统与现代、沟通中国与世界等三重向度展现时代精神。


结合理想与现实


  通常来说,教育家具有高尚的教育理想、精湛的教育技艺、丰富的教育实践和深远的教育影响,教育家精神是对教育家为人、为师、为学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与提炼升华。

  教育家精神立足于现实,又具有一定超越意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从“万世师表”的孔子到倡导“知行合一”的陶行知,从把“专为将来”作为教育使命的蔡元培到“人民教育家”于漪,教育家精神既有理想的一面,又可知、可感、可见、可学。

  理想引导人们前进,指导人们改造现实,推动现实向理想的方向发展;现实则通过实践不断地检验和修正理想,推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诚然,不是每位教师都能成为教育家。但以教育家为榜样,涵养教育家精神,是每位教师应为、可为之事。归根结底,“教育家精神,是教师发展的灵魂和底蕴,也是教师成长的标杆和灯塔”。教育家精神让教师精神有归依、行止有参照,进而坚定理想信念、秉持道德情操、增强育人智慧、保持躬耕态度、筑牢仁爱之心、坚持弘道追求。

  近来,各地陆续开展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相关活动,发挥身边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比如,北京策划“践行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筑梦人”活动、上海启动“践行教育家精神,做于漪式好老师”系列活动、云南设立“张桂梅思政大讲堂”等,旨在进一步引导广大教师结合理想与现实、涵养高尚师德和教育家精神。


连接传统与现代


  中华民族具有尊师重教、崇道尚德的优良传统。古代教育家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孕育了“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推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孕育了“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

  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既来源于历史上师者的优良传统,又基于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现实需求,是对中华大地教育现实发展问题的深度回应。在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教育家精神既是思想源泉和前进动力,又是核心要义和生动写照。

  一般认为,“教师是知识分子群体,是民族的中坚,教师的风范引领着社会的风尚”。教育家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教育和教师的优秀传统,又是新时代教师精神的总结与提炼,体现了深层的文化自信。在传统与现代的连接中,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找到成长的方向。

  从事业发展和社会规范的角度来说,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对历史负责、对传统敬畏的态度,不断挖掘和诠释教育家精神的思想根脉、文化基因和价值逻辑,做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沟通中国与世界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向何处去”与“世界向何处去”的问题紧密关联在一起。有创造性的教育家往往是会通中西的,善于把西方的思想和中国的智慧结合起来,从而作出创造性贡献。反过来,中国问题的解答也会对世界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办好中国教育,展现中国教育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对于推动全球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教育家精神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既有独特性,又有共同性,反映了教育的特点和教师成长的规律。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强调胸怀天下和道德修养、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反映了对人文关怀和个体发展的重视;共同性主要体现在对教育的使命感、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对教育公平和普及的追求等,反映了全人类共同的教育理想。

  教育是科技、人才、创新、发展的重要结合点,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性地位。教师的价值追求和精神状态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和文明走向。建设教育强国,是时代的呼唤。我们既要从世界各国教育中汲取启发和借鉴,丰富和完善教育家精神的理念和实践,又要面向全球吸引人才、培养人才、造就人才,通过教育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教育已经走向国际竞争的前台。教育领域的互动,既有竞争,更有合作。在交流互鉴中,教育家精神拓展了教育的发展空间,既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主体性和文化安全,也有利于实现世界多样文明间的平等相待、和谐共生。下一步,有必要将弘扬教育家精神纳入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之中,搭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对话与合作平台,继续讲好中国教师故事、传播中国教育声音。

  总之,理想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三重向度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创新。


阅读原文


作者丨王柏俊(香港118现场直播站哲学系党委书记、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丨解放日报

编辑丨王蓝萱

编审丨郭文君